熱血旅遊新聞

打工換食宿 華南國小畢旅累翻


古坑鄉華南國小首開先例,應屆畢業生自行策劃四天的「服務學習旅遊」方式進行畢業旅行,他們先打工賺旅費,再到宜蘭、新竹等地打工換取食宿,從計畫、買車票到與機關接洽,全由學生自己打理,雖然工作累得要半死,學生還一路翻臉吵架,但回鄉的他們,仍強力建議學弟妹一定要走這一遭。
雲林特色小學華南國小,今年畢業生大膽提出「服務學習旅遊計畫」,十四個學生分成四小組,自行規劃旅程,自籌旅費、聯絡服務的地點,以打工換取食宿,希望透過活動學習獨立自主以及服務的精神,隨隊老師不參與活動,僅扮演觀察記錄工作。

從未下廚房的小男生,第一次就煮40人份的餐點。 (記者詹士弘翻攝)
計畫一開始就障礙重重,學生先得打工賺旅費,有人幫忙採荔枝、有人幫忙包餅乾、咖啡,低收入戶學童,由學校提供校內勞務,以賺取旅費;雖然大夥都過了第一關,但卻有兩組學生卡在第二關無法成行,因為包括木柵動物園、南投特生中心,不是假日無法提供食宿,就是因孩子太小,不提供打工機會,最後只有南澳自然田及新竹天人計畫成行。
學生於七日出發,但新竹組一開始就出錯,因為買到六號的火車票,只能上車補票,而南澳組雖順利抵達宜蘭,到了自然田,才發現從頭到尾都是做苦工,不是想像中的田野樂園,過程中小朋友也曾偷懶,一路翻臉吵架,但也一路開會討論,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,曾搭錯捷運,誤過公車,但最後都順利完成整個旅程。
四個從未下廚房的小男生,在自然田也獻出第一次,五點天未亮就起床,在現學現做下,端出包括炒蛋、炒土豆等八道菜,作為四十名學員的早餐。
校長陳清圳表示,他原本以為鄉村或弱勢家庭的孩子比較耐苦,但從這次「服務學習」之旅中,發現孩子被家庭保護的太好,都不耐操、耐苦,而且服務與玩之間搞不清楚,雖然孩子勇敢冒險,願意挑戰,但觀念上還是得加強。

陳清圳也指出,這次孩子真的把隨行老師當「空氣」,自己玩自己的,吃東西也不會問老師,甚至決定從淡水走回沙崙,中間看到末班公車,只顧自己上車,放校長及攝影「鴿子」,讓他們多走兩個鐘頭的路,但看到孩子獨立與成長,這些都是值得的。







睡帳篷、撿垃圾 蕭健宏徒步環島勇敢圓夢
蕭健宏徒步環島的裝備是拉著一個小推車,放著帳篷、隨身行李、還有垃圾桶,立著「步行環島、手護台灣,環保請大家多多支持」牌子,沿路只要看到有垃圾,就撿起來,整個旅程撿了80桶垃圾。撿了三個月垃圾,蕭健宏觀察到,最多的是香菸盒和保力達B,「台灣人的公德心還需要再加強」,也有不少朋友被蕭健宏感動,我朋友要丟垃圾,丟之前都會想到我撿得很辛苦,就收回去。這趟旅程如果可以影響一、兩位不亂丟垃圾,台灣就能減少很多垃圾。」
勇闖全台十大鬼屋環島旅行
目前擔任振興醫院醫學編輯的張純芳與妹妹張玉姍,及研究所同學高玉馨,平常就對靈異、鬼魅事件感到好奇,在即將邁入而立年紀前,決定抱著熱血勇敢的心,組成「高*山*芳」團隊來一趟寶島鬼屋巡禮,在青春的尾巴留下深刻難忘的回憶! 


乘著竹筏波動打造另一個看台灣的視角
「假如我們不再從上往下觀察河流與城市,而是改變角度,從下往上關心河流與環境的變化,使用傳統竹筏以紀實攝影及錄影的方式呈現我們的觀察。乘坐在竹筏上不僅看到水的波動,從竹筏往城市看,都市建築高低起伏的陸地波動又是另一種景緻。」這樣在竹筏上利用最貼近河面的視野角度來觀察人與自然、河流與都市之間互動的構想因而誕生。


說走就走!父子徒步環島51天「我就是要走路!」因為這句話,他們頭頂驕陽、肩扛重裝,踏上徒步環島之旅。二○○七年夏天,四十七歲的魯文學辭去工作,十二歲的魯適維國小畢業,面對人生的轉變與開始,意外誕生了瘋狂的步行環島計畫。他們就像年齡相近的兩個大小孩,互相陪伴,學著走自己的路。
他們一起踩過人煙罕至的古道、砂石漫天的公路;一起看見蔚藍遼闊的海岸、綠波盪漾的田野;在台灣最東邊喝下第一口沁涼啤酒,在荒野迷路無援時互相擁抱打氣,在車輛稀少的大橋上手牽著手,在行程結束那天合力插下一面大國旗。